第二百一十三章 矢石之难 第四节 为白刃战正正名
寒潭水一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三章 矢石之难 第四节 为白刃战正正名,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寒潭水一色,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最新章节!
白刃战是门学问,也是门手艺,不是生来就有的本能,更不是没摸过枪杆子就开了挂瞬间加满战斗值得技能,说狠点,拼刺白刃战,是用人血喂出来的本事。
出击早了,鬼子还在山脚下呢,刺刀还没对上呢,你都让人家的机枪步枪掷弹筒的火力打没了,还白刃个啥劲?出击晚了,鬼子一纵身都跳进前沿战壕里了,白刃战就变成狭窄战壕里的肉搏战了,单兵格斗就成了主要技能,而鬼子的二线部队和支援部队会源源不断地补充上来,人数和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单靠士兵的勇气是无法战胜的。
所以白刃战的出击时刻非常重要,既不能早也不能晚,这要看指挥员的经验和胆略,三十米到五十米的距离上是最佳的出击时间,使用手榴弹和机枪打乱进攻的鬼子的队形,突然发起反突击,这个距离最多十秒钟就能冲到鬼子跟前,他们的机枪等的支援火力就发挥不了作用,短兵相接,白刃相连下,拼的是刺杀格斗和勇气,一旦最前面的鬼子被打垮退下来,整个进攻队形就彻底地被打乱了。
“放近了打”这四个字不仅仅是子弹稀缺的八路军无奈的选择,其实在敌人优势火力的覆盖下,简单筑构的阵地时扛不住多少次炮弹的轰击的,用手榴弹和刺刀等鬼子近到可以打白刃战的距离才发起反击,才能避免在鬼子炮火下损失掉更多的有生力量,毕竟抗战的中后期,八路和鬼子的刺杀格斗技巧已经不相上下了,所以放近了打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战术!
几十颗手榴弹加上侧射机枪火力,一下子就把冲至距山腰阵地前沿的鬼子的队形瞬间打散了,但是鬼子毕竟是训练多时的号称特战部队的,受到猛烈的反击的虽然有些慌乱可没有放弃进攻,后面跟进的机枪和掷弹筒组成的火力支援,马上就把枪口和炮口转向了北侧山洼那。
子弹和爆炸的弹片转瞬就把山洼子那打的烟雾四起。砂石乱飞的。所幸这个机枪阵地有岩壁遮挡,大部分的射上来的子弹和弹丸都被岩石挡住了,但是视线一被遮挡,机枪手也没法再搂火了。他和副射手,猫下腰抱着机枪向阵地中央转移。
趴在地上的鬼子一没了侧射机枪火力的威胁,刚刚起了身,要冲过最后的二三十米的时候,又一排手榴弹飞了下来,七十多名鬼子动作快的马上就地卧倒,动作慢的还想找掩护呢,就被在脚下爆炸的手榴弹炸飞了!
没有军号和喇叭,也没有哨子,那种影视剧里指挥员跃上阵地振臂一挥。随后在嘹亮的军号中战士们怒吼着冲下去的镜头,那是艺术加工,还吹号呢,是要高速下面的鬼子俺们八路要冲锋了吗,你们把机枪和步枪都瞄准好啊?
真实的情况是。那一排手榴弹投出去,不用招呼也都事先有默契的,爆炸声就是军号!手榴弹一响,三十多名教导大队一分队的战士们,端着刺刀几乎是同时都跃出了战壕,斜着身子趟下了山坡!
和电视剧电影不同的是,镜头里一窝蜂乱哄哄地显得特有气势的那是作秀呢。白刃战不是混战也不是乱战,更不是做秀,严格说,它是防守者主动出击在处于劣势下寻求反败为胜的以命相搏的战术。
你看第一分队一小队的这次出击,由北至南似乎是排成一条线的,仔细看。其实是五个战术群在一条线的,每个班是由战士们相距大约一米到一米五组成的半圆形,而两到三名战士又是相互掩护和协作的小组。
这种间距保证了再和敌人冲到步枪长度的格斗位置时,每个点上都能保证有两到三把刺刀,顶头的拼刺手的后面和侧面还有其他人的保护。每个班的正面上还都可以得到侧翼的帮助,在人数相当时,这种队形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敌人第一线的士兵打垮。如果人数上不占优,这种队形又马上会变形,两翼收缩,中间加强,变成楔形,冲击敌人的战线薄弱处,击垮一点打散全线!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这种队形不单单是为了拼刺刀用的,还能在最小的受弹面积上保留最大的火力优势!没人说白刃战不能开枪的!又不是冷兵器时代,也不是纯粹的没了子弹的最后一搏,不用子弹那是白痴!
有人还说了,不是说日军的步兵操典里规定拼刺前要退出枪膛里的子弹吗?这纯属胡说八道呢!为这事好多人还煞有其事的从枪支特点,战场环境等等去分析了半天,实际上日军部队从来都没有规定拼刺前必须退出子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