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晚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1、第三十一章,七零年代女神棍,昔我晚兮,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要换寿也是有条件的。

首先,这个少女一定要是被换寿之人的血亲,血缘关系越近越好。

其次,这个少女必须是一个未出阁的处女。而且如果能在她初次来葵水的时候施法,效果最好。

宰相千金几乎不需要思考,就想到了郎中娘子生下的那个孩子。

她曾经特别的痛恨那对母女,现在却觉得,这或许就是天意——连天都要帮她,帮她救她的儿子。

从准备开始实施这个计划开始,宰相千金就和张少卿商量,将这个女儿接回府里,记在她的名下。

她只有一个儿子,没有女儿,如果这个女孩记在她的名下,那可就是嫡长女了。更别说,还能有一个宰相的外祖父,这对这个女孩子来说,简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张少卿几乎不需要思考,就同意了。他甚至不顾郎中娘子的反对,直接将女儿接进了府里,然后记在了宰相千金名下。

这个女儿,从这天开始,就变成宰相千金的女儿了。

郎中娘子自然是哭闹过,可是最后惹怒了张少卿,直接将她送去了乡下的庄子里。

为了儿子的性命安危,宰相千金对这个便宜女儿还是挺好的。嘘寒问暖,宠爱有加。

后来,在这个女孩十三岁第一次来葵水的时候,她就实施了那个秘术。

她用那个女孩的寿命,补了她儿子活下去。

女孩死去的时候,曾经诅咒这个用她的寿命续命的孩子。

女孩死后化为厉鬼,不知道为何,竟然会缠在了她弟弟的身上。

虽然她的力量不足以伤害到他,可是他们的命运却纠缠在一起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换了寿,从那开始,张家每一代的男孩一到了五岁,就必须要用亲姐姐来给他们换寿,如果不换,这个孩子根本就活不到成年。

张家就一代又一代,一直给儿子换寿到现在。

听了张家的故事,萧晚晚有些无语。

难道儿子的命就是命,女儿的命就是草嘛?

这张家也太不讲究了。

她突然有点后悔来这里了。早知道张家是这样沾染上因果的,她肯定不会来。

可是来都来了,她现在后悔也没什么用了。毕竟这份因果,她已经沾染上了。

萧晚晚叹了口气,“你们家这么多代,其实都没有想过,去化解这份罪孽嘛?”

用至亲的生命来换寿,其实是一种诅咒。这种事情,不想着去破解了,还一代又一代坚持了下来,她是真的挺佩服这张家的。

“化解?”张招弟愣了一下。这还能化解嘛?

她从出生起就知道,自己是要为了弟弟牺牲的。

可是她有三个弟弟,却只活了一个。

但是她的小侄子却没有那么幸运——他没有姐姐,基本上是不要想活过五岁了。

她娘死之前还没来得及将这件事告诉张老三,她死不瞑目,案前的香烛元宝自然点不着。

她晚上的时候也是想要去将母亲的魂魄带回来,顺便再想办法把这件这么重要的事情告诉她弟弟。

张招弟是自愿给她弟弟换寿的。她从小时候就知道会有那么一天,张老太的婆婆在这个孙女出生后就直接告诉了张老太夫妇俩,张家的事情。

张老太本来是不信的,可是她连着死了两个儿子后,她终于相信了。

张老太的婆婆一直对张招弟耳提面命的说她之所以能被生下来,就是要为了她的弟弟奉献自己的,因此当她初次来葵水的时候,张老太对她施展了那个秘术。

什么嫁给外乡人,那都是骗人的。

张招弟的尸骨,就埋在这棵大槐树下面。

萧晚晚叹了口气,她觉得自从自己来到这里之后,好多事情都让她觉得很奇怪。

她说不上来是什么,可是就是觉得很奇怪。

至于这张家的事情,她记得是有办法化解的,可惜……她现在修为太低,根本就没有办法解决。

不过不管怎样,这件事情的重点,还是在张招弟身上。

她想了想,决定还是实话实说。

“这件事不是不能解决,但是要等。”

“等?”本来听说可以化解,张招弟是很开心的。虽然她已经死了,可是张家以后的后辈就不必再这样了。可是没想到萧晚晚说还要等……

拴子马上就要五岁了,她可以等,可是拴子等不起了呀!

“你放心,我既然答应了帮你们解决,就一定不会让他这么早就没了的。”规避这个诅咒的办法她还是有的,只是也不能拖太久,顶多五年。

不过她相信自己一定会在五年内恢复到可以化解这个诅咒的修为的。

萧晚晚说着又取出一颗石子,在上面刻了一个平安符,注入灵力加强,然后取出一根针(上次给李教授做护身符后她就一直随身带一根针了),在石头上扎了一个洞,才将石头递给张老三。

“这个平安符给他随身戴上,保他五年内不会出事。”

张老三神情恍惚的接过。

他没有想到,他们张家竟然还有这样的往事……他更没有想到,原来他大姐当年的死因,竟然是为了给他换寿!张老三觉得他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到了这个时候,他实在是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带着空间穿六零

干姜

无人生还

夜湘君

我回家种田了

鹿岛以南

[埃及同人]媚祸传奇

童归宁

叶南与

我回家种田了

夫人在上

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