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的旅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二章 食心之鬼,末代捉鬼人,途中的旅人,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末代捉鬼人 !
王守道去世以后,我高祖父觉得头上的天都塌了一半,比当年他自己父母过世还要难过。
孩子的降生,师傅的去世,一死一生,一悲一喜,悲喜交加,让他整个人都乱了,除了哭,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这时候我高祖母蔡清君就劝他,让他去找村里几个和王守道交好的老人,问问他们该怎么办,最好商量着先把王守道的丧事办了。
村里有几个老人和王守道算是莫逆之交,虽然年龄几乎差着辈儿,他们之前也都受过王守道的恩惠,最后几个老人一商量,办丧事就不再让我高祖父操心了,因为我太爷刚刚降世,我太爷和高祖母还要人照顾。
王守道过世六天后,也就是二月十三,王守道出殡,也就是下葬。
那天出人意料的,来了很多人,说句毫不夸张的话,几乎是人山人海。在那些前来吊丧的人里,大多数人我高祖父根本就不认识,有的人甚至不远千里赶来,就连董有财也带着儿子来了,并且让他儿子给王守道披麻戴孝。
唯一让人叹息的是,王守道没有直系亲属,而且谁都不知道他的家里人在哪里,他在三王庄其实属于外来户,多年前只身一人来这里定居的。董有财只是他远房的一个表亲,在一个偶然之下才相认的,对他家里情况也不了解,他们表亲还是从王守道一个姐姐那边论的,但是王守道的姐姐已经过世五六十年,就连他姐姐的儿女都已经过世了,再往下的那些小辈儿,和王守道之间已经没了来往,也就再没人知道王守道的家室和来历。
这也导致了在孝子这一方面,只有我高祖父一个人,我高祖父嫌冷清,怕他师傅临走面子上过不去,就把自己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也叫了过来,我高祖父那两个弟弟和妹妹的孩子加起来能有十几个,最大的都成家了,人人给王守道披麻戴孝,就跟当年他们父母去世一样。这样一来,在孝子孝孙的人数上看着也算壮观,至少这让我高祖父觉得很安心,相信王守道在天之灵也会觉得很欣慰。
当奶奶讲到这儿时,我问我奶奶,王守道到底是什么来历?我奶奶说,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王禅的后人。鬼谷子王禅,也就是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的师傅。至于王守道是不是王禅的后人,这个,已经不可考证了。
王守道过世以后,唯一让我高祖父耿耿于怀的,就是他没能让师傅在临闭眼之前见徒孙一面,这是王守道的遗憾,也是我高祖父的遗憾,我高祖父还有点自责,责怪自己没能早点儿成亲,只是这时候人已经不在了,说什么都晚了,就像那句话说的,子欲养而亲不待了……
我高祖母为了宽慰我高祖父,也为了纪念王守道,就给我太爷取名为刘念道,字秉守。
日子,就那么一天天过去了,家里虽然少了个老人,却多了个孩子,并不显得冷清。
我高祖父依旧每天夜里打更,前晌休息,后晌帮忙照顾孩子,偶尔有人来请,出门给人家帮下忙。
三年后,也就是1870年,清同治九年,庚午年。我高祖父这年四十三岁,高祖母二十五岁,太爷三岁。
这一年很邪性,全国各地发生了上千起儿童失踪案件,失踪儿童年龄大多为三岁以上十岁以下,官府查无实果,搞得全国上下人心惶惶。
失踪儿童案在天津尤为突出,当时外国教会在天津开设有“育婴堂”,近似于现在儿童福利院的形式,专门收留、收养孤儿。
同年六月初,天气炎热,疫病流行,教会“育婴堂”中有三、四十名孤儿因患病而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