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鸟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804.第804章 稳赚不赔,重生之神级学霸,志鸟村,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重生之神级学霸 !
阿诺德打完了电话,兴冲冲的回来报喜,就见杨锐已经与一桌制药公司的代表,推杯换盏的喝光了一扎啤酒。
阿诺德的眼眶,霎时间就红了,就好像男人出去买了根葱,回来发现厨房里多了三只用过的套,又好像男人飞奔出去买了个套,回来发现卧室里多了六根折断的苦瓜。
阿诺德心里苦的像是被折断的有机苦瓜——我的生命,我的奋斗,我的目标,不是做这种事情啊!
“阿诺来了。一起喝酒。”杨锐没事人似的邀请阿诺德上桌,更是称呼起了昵称。
在一众同行的目光中,阿诺德冷眼坐上了桌,道:“杨锐,我以为你许诺给捷利康优先购买权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在与任何企业签约前,我都会告诉捷利康,给你们一个小时间的报价时间的。”杨锐放下啤酒杯说。
优先权本来就是这么一回事,阿诺德无话可说,失望的道:“我以为你会给我们一个机会,先行谈一谈的,私下里谈。”
“如果是动之以情的话,还是不要了。”杨锐知道阿诺德怎么想的,双方的合作关系到了今天,已经有些密不可分了,英国人若是说情,若是用关系来说话,杨锐还真不好拒绝。
“捷利康的条件一定会让您满意的。”阿诺德太想做附加题了,尤其是他的基础题答的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
杨锐道:“我知道,捷利康会给出极好的条件,也足够弥补华锐实验室的付出,或许足够弥补华锐实验室付出的许多倍,但我得为华锐负责,为包括我在内的研究人员负责,我们要最好的条件。”
杨锐看看四周,道:“去铁酮是我在药物学领域的第一件成果,也是华锐实验室的第一件成果,我不知道这是能力还是好运,又或者只是灵光一现,我得尽力争取所能争取的,这是我的职责,对吧?”
“我承认,你说的很有道理,你想给华锐兑现一份保险,让它之后多年里,都能营运下去,我能理解,但我想说,捷利康可以做你们的保险公司,与捷利康的良好关系,同样能保证华锐实验室长时间的营运。”阿诺德有很多话可以说,但他选择了这种说法,是因为这是只有捷利康能够提出的条件。
其他公司再庞大,没有与杨锐合作的基础,是不敢做这样的保证的。
杨锐端起啤酒杯,微微的抿了一口,让酒液在口腔里转动,感受着苦涩的味道。
“杨锐,捷利康拥有的资源是世界级的,我们能够提供给你的,更可能是世界第一的,我可以保证,即使,我是说,即使华锐实验室在接下来的七年时间里,都没有任何产出,我也保证你们是捷利康的合作伙伴,享受一流实验室的待遇。”阿诺德再次提出一项,其他公司无法提出的条件。
他其实还有很多的条件可以说,比如价格,比如授权,但他不想陷入价格战中,双方的关系,就是阿诺德最大的筹码,捷利康的规模则是他最大的依仗。
不得不说,杨锐是有些心动的。
七年的伙伴关系和一流实验室的待遇真不是说说的,而且,杨锐相信阿诺德能实现他的承诺。
新药开发,尤其是原创药开发是极其困难的事,而且越来越难。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制药公司热衷于开发抗生素,差不都将土里的细菌都给翻了一遍,哈弗之类的学校还发起运动,让大家邮寄自己家附近的土壤,在当时,抗生素以每月数种的速度出现,大一点的制药公司一年开发十几种新药并不困难,但到七十年代,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药品监管的严厉,个位数的新药已为常态。就杨锐所知,到2010年以后,大型制药企业开发新药的时间期待已经延续到10年了——十年能开发出一种新药,就算快了。
以这样的背景来说,制药公司的耐心其实是非常好的,别说杨锐这样年轻又有经验的学者,就是稍微有点名气的名校教授,刚刚涉足这个领域,制药公司的耐心都能持续两三年,甚至三四年。
七年是超出了正常公司的耐心了,但有阿诺德支持,还有世界级的成果支持,杨锐确实有资格拿到这样的承诺。
然而,杨锐内心里,并不想要这样的承诺。
杨锐若是普通的学者,对密不可分的关系应当是欢迎之至的,大型跨国制药公司是生物和医药领域最好的合作对象,当然,他们依旧会仗势欺人,店大欺客,但那并不意味着小型制药公司不会这样做。区别只在于大型制药公司的吃相好看些,耐心长一些,资助多一些,资金和执行能力强一些。
可惜杨锐并非是普通研究者,他脑袋里的东西太多了,不止一家捷利康吃不下,任何一名合作伙伴都吃不下。
就现在的速度,两个月开发一种新的原创药,在其他人看来或许是因缘巧合乃至于天方夜谭,但对杨锐来说,这的确是可以复制的工作。
那些仿制药公司在原创药的资料公开以后是怎么做的,杨锐就可以怎么做。
唯一的问题,就是原创药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仿制药。
捷利康市值近千亿,年销售额过百亿,但要论新药的话,每年能有三种就算不错了,而且,说不定还是相同靶点的不同化合物组成的新药。就像杨锐的去铁酮最后留下了七种活性物质,如果这七种活性物质都通过了临床实验,那就等于有了七种新药。
去铁酮受到多家公司的重视也是这个原因,去铁酮本身的销售额可能是不高,但它有极大的几率通过临床实验并上市,这一点就足够各家公司聚焦了。
杨锐日后的工作,只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而捷利康的规模却不能贸然扩大。
医药公司其实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当年合成出来的化合物特别多,或者当年找到的靶点特别多,怎么办?太好办了,明年再做啊。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这种行为叫做技术储备。
华尔街给制药公司做估值的时候,储备药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且,不止是合成化合物可以储备,有多少三期临床,有多少二期临床,有多少动物实验通过的药物,也都可以是储备和评估时的参考。
而以杨锐的速度来说,他不希望自己的发明被公司储备起来,哪怕储备之后的研究更赚钱,杨锐也不乐意。
他是需要大量的乃至于天量的资金的,但他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赚钱。
杨锐注定是要寻找捷利康以外的合作伙伴。
若是应允了阿诺德的许诺,或者等到去铁酮上市以后,捷利康就不会轻易放杨锐出去了。
到那个时候,捷利康一定会加强与杨锐之间的关系,或许会因此产生大量的短期效益,但那并非是杨锐想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