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回 无名一剑(二),大唐江湖道,莱纳,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大唐江湖道 !
天罡八剑裘彪也不陌生,这些年来陈顺培也用过好几次。只不过天罡八剑虽然厉害,能够压住裘彪的冷月夺命连环刀,但是也仅仅是压住。八招剑法一过,陈顺陪就得换手过渡,所以两个人依然打得难解难分。只是一时之间,陈顺培能够占些优势,让裘彪的刀法显得不那么的顺畅。
此时,裘彪和陈顺培两个人在后院已经拆了二百多招,自然后院里面已经聚集了很多长铗派之中的弟子。像他们两个人这样的高手对决,平日里面可是看不到的,而且每年裘彪和陈顺培约战都会选一两个人迹罕至的山头。所以四周的习武之人,只要有空肯定都会来后院一看。这可是真正的高手过招,哪怕他们只能学到一两招,说不定也能够终身受用。
在众人的围观之中,陈顺培和裘彪越发兴起,长剑和快刀彼此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所谓剑不过银月,刀不过鬼头,陈顺培和裘彪两个人不愧是当世数一数二的真正高手。招式抬手之间都威力无穷,哪怕是那些围观的弟子,站在十丈远的墙垣之后,都可以感受到两个人强大的威势。尤其是两人催动内力,再由剑招和刀招催生而出的真力外放。仅仅是看这一场大战就已经足够让人心动不已。
和陈顺培一样,裘彪也有自己的底牌,就是他这些年来暗中修炼的寒冰真气。当时在宣州刺史府之中,若不是比喻无奈,裘彪也不会用出这一手来。要知道修炼这寒冰真气着实不易,尤其江南五虎门总舵在宣州,不似北方那般的寒冷,想要修炼这种最为阴柔的内力不太容易。但裘彪也是极有天赋之人,区区几年的时间这寒冰真气已经被他练得小成,不然也不可能靠着寒冰真气就直接废了刘姬的一身内力。
而裘彪的寒冰真气同样是为了击败陈顺培而修炼的,陈顺培的剑法归根结底还是在疾风三十六剑之上,剑法快如疾风、凌风阵阵,而裘彪认为寒冰真气就是这疾风三十六剑的克星。一旦出了寒冰真气,这剑法便快不起来,此消彼长,裘彪自然可以用寒冰真气加上冷月夺命连环刀。
寒冰真气一出,裘彪的冷月夺命连环刀徒然之间便带着一阵阵的寒意,即便是陈顺培久经沙场也一下子脸上一僵。显然他跟本就没有料到裘彪还留了一手,而且这一手对他的疾风三十六剑和天罡八剑来说都不好对付。
纯粹的剑招虽然也很厉害,但是缺少内力的辅佐始终成不了大气,虽然现在陈顺培的天罡八剑也有真力外放,但是外放的真气一遇到裘彪的寒冰真气马上就失去了威力。在冰天雪地之中,疾风也吹不起来。甚至十几招过后,陈顺培都开始觉得自己右手经络中的刺痛。
这一招和当初裘彪用来对付刘姬的招式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刘姬的反应没陈顺培那么快,内力也不如陈顺培这般的精纯。等他察觉不对的时候,已经晚了,自己双手的经络已经完全被裘彪的寒冰真气所封印住,丝毫动弹不得。
裘彪一用上寒冰真气就占了上风,即便他的刀法没什么变化,也可以稳稳地压住陈顺培,阴柔的功夫最擅长的就是这种战法,只要两者慢慢磨总会把优势慢慢扩大,这是裘彪的小心机。这几年他和陈顺培交手至少都要磨上五百招才会出现疲态,虽然到最后都是不分胜负,但如果继续下去的话,裘彪多半还是要吃亏的。看准了这一点,裘彪才开始修炼这寒冰真气,他也不求一招制胜,用的就是这个慢慢磨的方法。
很快,陈顺培就被裘彪的这个寒冰真气给弄得没了脾气,想来这裘彪也是费了不少心思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不过裘彪有底牌,难道陈顺培这个江北武林第一人就没有嘛。
只不过陈顺培不想那么快就用上这底牌而已,不过接下去再磨上那么四五十招,怕是陈顺培也吃不消。
如果说裘彪的寒冰真气是走温水煮青蛙的这一路,那陈顺培的无名一剑就是一招制敌的方法。陈顺培不断地将自己这些年来的剑招精简,从疾风三十六剑到天罡八剑,再从天罡八剑到无名一剑,看似剑招变少,没有了变化。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从疾风三十六剑到天罡八剑,陈顺培是将四剑合一,一招出手便是四招的变化,剑法之中包含了四剑的剑意。陈顺培乃是剑招的大家,他可不是单纯把四招剑招拼拼凑凑放在一起,而是在充分理解了这四招剑招时候,将他们重新组合成为一招。所以天罡八剑看似只有八招,但实际上远比疾风三十六剑要复杂,要恐怖,要有威力。同样的,无名一剑是将天罡八剑的再一次整合,这一剑可以胜过天罡八剑,而且这一剑乃是八剑合一,也是三十六剑合一。一剑既出,天地失色。
陈顺培将这一剑命名为无名之剑,那是因为陈顺培想不到名字来命名它。
就在裘彪得意之际,陈顺培一个欠身往后缩了一缩,裘彪还以为陈顺培还是忌惮他的寒冰真气所以退避三舍,但是他哪里清楚陈顺培这是在为他的无名一剑蓄力。
陈顺培欠身后退之后,半蹲在地隐隐地将自己的内力都催生出来,刚刚因为裘彪的寒冰真气陈顺培吃了一些暗亏,这会儿催生内力竟然也觉得有一点点的刺痛,但是这种刺痛并不影响陈顺培的内力运行,只需要一个空子,陈顺培为将内力运行起来,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