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枪太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三章 艰难的任务,大唐小侯爷,金枪太保,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为,这个马砦水的位置,是在高句丽的腹地,若想到达马砦水京观的地点,首先便要经过安市城以及辽东城,这两座巨大的城池!

这两座城池,偏偏就卡在大唐跟平壤的路上,尤其安市城,更是建在一处三面环山的地方,周围地势险峻,城内更是有高句丽的精兵强将把守。

当初,炀帝来攻打高句丽时,带了整整二百万军队,为了拿下这座险隘雄关,都是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所以,若是想通过偷袭一途,直接从安市城穿插过去,那基本就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过了安市城,还有一个辽东城!

同样的雄关险隘,同样的由高句丽的精兵强将把守,要想靠着一支军,毫发无损的过去,简直就是难如登天!

这便是,此刻李二话音落下后,会议室里的一众老将们,只顾望着地图,沉默不做声的原因了!

因为,要想看着奇袭,达到毁掉京观的目的,这其中所要经历的凶险,使得他们根本提不起任何的兴奋!

而除了这条陆路之外,便是通过海上的道路了,就如当初炀帝派出的那九路军,总计三十万大军一样,由海上秘密进入辽河。

而后,再由辽河进入到马砦水南岸,直接毁掉京观,收敛起那些遗骨,再由辽河下来,依旧从海上离开!

比起陆路的凶险来,这条海上通道,显然危险系数要小的多,当然,这是指当初的那三十万大军!

因为,辽东城下有一百多万的主力军在,基本上将辽河两岸的兵力,全都吸引到了辽东城,所以,当三十万大军秘密沿河北上时,一路上基本都没遇到多大的危险。

不过,今非昔比,而今的辽河两岸的防御,具体什么情况,谁也不明白,然而,却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两岸的防御,必定比之当初要严密的许多!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高句丽人也不傻,由海上进入辽河,这明摆着就是一条便捷之道,跟何况还有前朝的三十万大军,做为前车之鉴,进入辽河的地方,想必一定是有重兵防守才对!

所以,要想从海上进入辽河,那么首先就要解决这个防御重口,而且,解决的时候,还不能惊动安市城跟辽东城!

若不然,一旦惊动了安市城,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不该是考虑能不能毁掉京观,收敛那些遗骨回家了!

而是,得首先考虑,要怎么活着从大军包围中,逃脱出来了!

“陛下打算派多少人过去?”皱眉望着地图上,关于马砦水的地点,微微沉吟了片刻,李靖这才转过身来,望着李二试探着问道。

方才他已经认真的核算过了,若是真想借着一支军队,悄无声息的从高句丽人的过去,瞒着高句丽人毁掉京观,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轻装简从、速战速决!

所以,这支军队的人数,必然不能太多,太多就是累赘,在高句丽人的重兵之下,十万跟一万的概念,其实是一样的。

一旦被高句丽人发觉,十万人跟一万人的概念一样,都是无法承受,高句丽重兵的攻击,所以,最好就是做到,不被高句丽人发觉。

如此一来,自然便是人数不宜过多,能够做到毁掉京观,收敛那些遗骨,便已经够了,多了反而会让粮草辎重,都成为一种负担!

“十六卫的大军不能动!”李二听到李靖这话,微微吸了口气,目光忽然望着地图说道:“这次奇袭马砦水,算是朕私下决定的一次秘密行动,所以,朕能秘密派出的军队,实在是太少了!”

高句丽之事,因为前朝四次规模宏大的亲征,而今已经无形中,成了很多人挥之不去的梦魇,这时候,若是说出来,要奇袭马砦水毁掉京观。

即便不用去想,也大概能猜得出来,届时,只怕整个朝堂,都会刮起一阵暴风骤雨,直至李二彻底打消这个计划为止!

文官们大多不能切身体会到,将门中人的这种揪心之痛,那是用语言根本无法形容的!

所以,正因为如此,他们或许为了打消这个念头,不惜放下身段跟高句丽人谈判,等到高句丽人同意后,便立刻派人过去,将所有的遗骨都收敛回来。

不费一兵一卒,同样也能达到毁掉京观的目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而今的高句丽,正在跟大唐建立一种外交关系,这时候自然不能出一点问题的。

但这却不是将门能够接受的,因为,京观里的那三十万将士,并非是战死高句丽的,而是在被俘后,被高句丽下令屠杀的!

三十万冤魂,整整在高句丽的土地上,嘶吼了十几年!

前朝没能将他们接回家,而如果,大唐却用一种谈判的方式,将他们全都接回家,即便是能够魂归故里,也只能是永远的屈辱着!

耻辱只能用鲜血去洗刷,大唐如今还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对高句丽动手,所以,目前就只能是通过奇袭的方式,毁掉高句丽的京观。

这便算是,将门唯一有尊严的一种方式了!

李二的话音落下,原本正在望着地图的一众老将,几乎是同时,都将目光望向了赵谌,脸上的表情,略微显得有些惊诧,目光中更是带着惊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单细胞少女的单选题

北野道北

辛思昂小说

斗转乾坤

和校花荒岛求生的日子

万里龙城

万能场景转换器

赵凰萌猎

特种精英

王小仙

宫阙春迟

即墨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