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零六章 小目标,文艺生活,薪越,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文艺生活 !
春天来了,林晓玲的《我们俩》又开机了。
相比去年的生疏,现在徐晶蕾有种融入的感觉,不仅融入到了故事里,也融入到了林子轩的生活里,她和慕姗姗都混得熟了。
在影片里,她租了四合院里的一间房子,这间房子的布置是她一手完成的。
大致上和她在家里的环境差不多,剧组的资金有限,不可能在道具上花费那么多的钱,她就从家里带了一些自己的物品过来装饰。
正因为如此,她觉得格外的亲切,就好像自个真的住在这儿一样。
这种情绪有助于她在影片中的发挥,和金亚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得到了郑洞添的表扬。
郑洞添是这部小成本电影的出品人和艺术指导,《我们俩》属于京城青年电影制片厂投资,剧本通过了总局的审查,获得了拍摄许可,是一部正规的电影。
郑洞添有丰富的导演和教学经验,对林晓玲做了细致的指导。
如今林晓玲拍戏的时候从容的多,有些指挥若定的味道了,当然,也是因为这部戏的场景简单,没有大场面,就是两个人的对手戏。
郑洞添对这部片子有自己的安排。
这种带着文艺范的小制作一般都是走电影节路线,不然会被埋没在众多的国产电影之中。
为什么国内的导演热衷于各类电影节,一个是他们想要获奖,从而扬名立万。
还和国内电影行业的现状有关,在国内主旋律电影有国家支持,不用担心上映和票房的问题,就算是赔本也有国家补贴。
文艺电影想要出头并不容易,尤其是没有大导演和大明星的影片。
这类电影只有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才能引起媒体的关注,才能证明自身的价值,院线才愿意发行和放映,才会有出头之日。
观众往往把得奖作为一部电影好坏的评判标准。
如果一部电影得了很多奖,大家就觉得这片子的质量有保障,愿意进影院观看。
以《我们俩》为例,如果不走电影节路线,哪家媒体愿意报道一部投资不到三十万,新手导演执导,不知名演员出演的低成本影片呢。
所以说,不能怪导演热衷于各大电影节,这就是国内电影行业的现状。
等到有一天媒体和观众不把奖项看的那么重要的时候,大家也就不再追捧国际电影节了。
郑洞添准备让《我们俩》参加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
这个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属于A类竞赛型国际电影节,也是亚洲最大的国际电影节。
它的地位没有戛纳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重要,主要面向的是亚洲电影。
华国国内的电影人一部分像张亿谋这类大导演瞄准的是戛纳、柏林和威尼斯。
这是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这类电影节的奖项含金量重,也能让影片卖个好价钱。
稍差一点的电影人看好的是东京国际电影节或者开罗电影节,虽然奖项的分量一般,但在国内还是能拿出来唬唬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