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清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7章 步骑夜战(上),最后的三国,风之清扬,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武威郡面积很大,至少有四个金城郡那么大,搁在中原地带,那至少是半个州的地盘,不过人口就差强人意了,经过长期的战乱,至西晋初年,凉州“统县七,户五千九百”,按户均四口计算,武威郡人口不过才二万五千左右,甚至比不上中原的一个大县。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武威乃至整个凉州地广人稀,少有人烟的状况。
翻越乌鞘岭,地势变得比较平坦起来,由于现在还是早春二月,大地还是难觅一点绿色,满眼皆是一片苍凉的黄色,一阵狂风袭来,漫天的风沙遮天蔽日,席卷天地。
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的是凉州的风貌,后来传抄者误作黄河远上,以讹传讹,其实黄河与凉州相隔甚远,站在玉门关前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看到黄河的,风卷黄沙直上蓝天,天底下是万仞高山之前有座孤城,天地间不见一丝绿色。这是诗人对玉门地区自然风貌的真实写照。没到过沙漠、戈壁地区的人,体会不到当地风沙的威力,更想象不出黄沙怎么会“直上”蓝天。
刘胤初至凉州,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儿沙尘暴的威力,那种飞沙走石漫无边际大风暴,可不是后世被渲染的如何如何厉害的沙尘暴,站在风暴之中,如果不抓住点东西,很有可能会被卷上半空,一场沙暴过后,整个队伍都会被淹没在黄沙之中,满头满脸的黄沙,就连眼睛里、耳朵里、嘴巴里也都灌满了沙子。
恶劣的环境,并没有消磨掉蜀军的斗志,蜀军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行进在凉州大地上。
这基本上是清一色步兵组成的军团,除了司马一级以上的军官有战马骑乘之外,所有士卒都是徒步而行的,这就决定了这支军队的行进速度并不会太快。刘胤也严格的将行军速度控制在每天五十里,每天只要行五十里便宿营,而宿营之时,多数选择在高地,四面无险阻,毕竟是进入了鲜卑人的活动范围,刘胤必须要谨慎行事。
五十里的行军速度不急不徐,完全在士兵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的行军强度不会让士兵感到疲惫,时刻可以保持足够的体力和精力,随时可以投入到可能发生的战斗之中去。
夜晚宿营则是最危险的时刻,鲜卑骑兵神出鬼没,来去如风,在这片大地上,他们就是主宰,蜀军的步兵军团虽然防御力量超强,但也只能是被动应战,何时进攻,刊攻时选用那种方式,这都是由鲜卑人来决定的,对于蜀军而言,只有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全神戒备,别无选择。
夜里是防御最薄弱的时候,凉州二月的天气正是乍暖还寒,白天艳阳高照之时暖意融融,但是一到晚上,满地的寒霜,冻得人簌簌发抖。经过一天的行军,人困马乏,宿营的时候自然会困乏的多。
刚刚翻越乌鞘岭的蜀军,在第三个夜晚就遭遇到了敌袭。
月清沙白,负责外围警戒的哨兵隔着好远就看到了那一团团的黑影呼啸而来,并夹杂着轻脆的马蹄之声,在静谥的夜空之中,这样的声音传得极远。
“有敌袭——”哨兵立刻发出了示警的号角声。
为了保持足够的夜间战斗力,刘胤采用五个步兵营轮流战备的方法,在同一时段,五个步兵营有四个进入了梦乡,只有一个步兵营是严阵以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