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浪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87章 社会关系,1627崛起南海,零点浪漫,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荀鹏程来说有钱人的生活就应该是享乐为主他在三亚的时候见过太多有钱人各种各样的奢靡享受心底一直都对那样闲适的生活方式有着强烈的憧憬。如今自己也终于成为了有钱人中的一员那自然要设法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把自己累得像狗一样。所以对于老高提出的意见他也只是笑笑心中自有计较。
老高因为经营车马行的关系与这一带的种植园多有生意往来便按照荀鹏程的要求老高带着他走走停停去看了几户相识人家经营的种植园。荀鹏程从三亚出发之前便对种植园项目做过多方了解倒也不完全是门外汉了虽然对农技方面的学识没有什么实际操作经验但这本就不是他所担心的问题到时候外包给农业部下属的经纪公司去运营就行了。荀鹏程主要想考察的内容是本地的自然状况最适应种植哪些经济作物回本期和收益期各有多长预期收益是否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荀鹏程首先参观的是昌化港以北大约二十里处的一个甘蔗种植园据老高说这里的主人是几个明商合伙在这里圈下了一千二百亩地。除了留出几亩地修建库房和员工居所之外全都是一块块方方正正的蔗田。此时正是甘蔗成熟收获的季节数以百计的民工正在蔗田中收割甘蔗将其成捆码好堆放起来。
饶是荀鹏程见多识广也是第一次看到堆成小山一般的甘蔗。蔗田外围是排队等候着的二十多辆大平板马车车夫们见到老高都纷纷主动招呼。老高一边点头致意一边不无得意地向荀鹏程炫耀道:“这些马车都是我们家的。”
荀鹏程道:“这主人家雇佣这么多车是打算把甘蔗运去别处处理?怎地不自行榨糖?”
老高应道:“自己榨又慢又没外面的作坊榨得干净如今这边的作坊都是把甘蔗送去昌化加工。”
荀鹏程奇道:“这甘蔗园一千多亩地规模已经不小那大可自己搞一个更好的作坊啊?”
“买不到蒸汽机。”老高摇摇头道:“好东西大家都想买但这蒸汽机一个月造不了几台就只能交了钱等着。”
“那怎么还有人能买来开加工作坊?”荀鹏程不解地追问道。
“凭关系呗!”老高一语道破其中玄机:“你想想蒸汽机这么精贵的东西一开头哪是普通人能买到的?就算有这心也没这本钱有这本钱也没这路子!人家把东西买回来了这作坊开起来了慢慢的其他人才知道这东西好用才想着要不自己也去买一个到这时候才会发现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咯!”
荀鹏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知道海汉所生产的蒸汽机大多数都被运用于执委会称之为“工业”的领域中而留给农业的数量就相对要少得多了在民众发现了这种机器在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过程中的作用之后供不应求几乎是必然会出现的现象。而那些利用蒸汽机掘得第一桶金的人他们所凭借的可不仅仅是运气和眼光更多的极有可能是来自于跟海汉上层的密切关系。
当然了荀鹏程久居三亚倒也知道这种利益链条倒也不见得都是违法的官方在推广蒸汽机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许多扶持对象而这些人往往就是跟官方合作最为密切立场也最为一致的那群人。能够充当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可不见得是老高认为的那样充满了黑幕只是说了他也未必会信罢了。
不多时这处种植园的主人之一便出现了这个名叫顾文冲的男子是广东人在昌化这边经营种植园已经有三年之久说起来比荀鹏程来海汉的时间还更早一些。不过顾文冲虽然常年在海南岛但并没有加入海汉国籍依然还是保留了明人身份。
“主要还是为了做买卖方便。”口音已经明显海汉化的顾文冲很爽快地解释了自己保留大明国籍的原因:“我们这边所产出的蔗糖七成都是销往大明所以还是有很多时候要在大明境内走动如果是换了海汉籍终究就没那么方便了。”
尽管目前海汉在大明沿海地区的影响力十分强大海汉籍人员登岸进入大明几乎不存在什么障碍但真正进入内陆地区之后海汉身份的人员在穿州过府时就没那么方便了。所以很多大明商人虽然与海汉有着极深的利益纠葛甚至像顾文冲一样长期住在海汉境内但也还是保留着大明国籍以备不时之需。
荀鹏程自己就是从大明跳槽过来的对两国状况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闻言点点头道:“顾兄言之有理不过如今两国已经建交对人员往来也放宽了许多不知大明那边现状如何?”
顾文冲摇摇头道:“建交这事没那么快见效的。别的不说光是商税一项就不知道两边要谈几年才能定下来。”
大明的市舶税是一个很妙的制度收多少怎么收几乎都是市舶司的人说了算。而海汉与大明之间的贸易量极大一船货往往价值连城这税多一分少一分差的可就多了。过去双方在这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意见分歧但海汉武力强盛也没有哪个地方的市舶司有胆子敢去收这个钱所以主要针对的还是从事跨国贸易的大明商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