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朕就是亡国之君,吾谁与归,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海里面都是水怎么可能有河流呢你一定是疯了吧这或许是地热对没错。”季铎看着几近疯狂的第一火长彭遂试探的解释道。
的确是温度有点高但是也不是不能解释。
火长彭遂却连连摆手他十分的焦急的说道:“不不你看我们的罗经(geng)我们在进入这片海域之前一直走的北偏西32°现在是北偏西33°这仅仅是方向。”
“我们这艘船原来是一个小时辰四十一里一踏入暖流就变成了四十五里而风速没有太大的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只有一个原因我们船下有水流在推动。”
“这简直是太惊人了。”
“海下面有河流这听起来有些疯癫但是的确是真的。”
在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时代太傅崔豹曾经记录过一种名叫记里鼓车的测距仪每走一里路就会敲一下鼓每走十里路就会敲一下铃铛。
这种记里鼓车是仪仗队的车辆之一。
皇帝出巡或者亲征第一辆车是指南针相传是在皇帝大战蚩尤蚩尤兴大雾黄帝造指南车为士兵领路。
第二辆车即为记里鼓车仪仗共三十人。
排在记里鼓车之后的是白鹭车、鸾旗车、耕根车、四望车等等各有各的用途即是仪仗也是工具。
大明的船舶上也有类似的物件计算所行里数进而确定速度。
时间、路程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
也常用于军事比如在洪武元年征伐元大都的时候徐达等人每日军报都会报自己一日走了多少里。
相比较路上船舶的速度在这个年代会更快些。
大明的船舶一个小时辰可以走四十余里但是船舶在海上并不是走的直线而是一种类似于之字型的模样尤其是当下吹得是西北风的情况下。
此时还是正月的尾巴来自西北方向的寒风还在呼啸。
船在向西北方向行事风从西北方向吹来那不是逆风行船吗?
风帆船逆风航行并不是复杂的技术。
一帆能使八面风意思就是一面帆能够使用八面来风所以逆风是完全可以的一般都是采用之字型走法。
船走的不算慢但是里程却是之字形。
“是不是风变大了些呢?”季铎还是有些不相信的说道。
彭遂指着自己另外一侧的风速仪说道:“没有明显变化。”
舟师过洋牵星术主要是过洋作为极为优秀的舟师而且成为火长的彭遂对于牵星板、经纬术以及罗经术都极为精通。
而在风为主要动力的年代风速仪更是出海必备之物决定了何时扬帆起航。
这是一个带着三个椭圆形木制风杯还带着风标的风速仪在风速仪下有一个计数器只需要记录单位时间内风杯转了多少圈就可以记录风力的大小。
彭遂很确定不是风变大了他已经排除了所有可能的答案只有脚下有河流可以解释了。
季铎最终同意了彭遂的想法说道:“好吧我给你一艘船但是你注意安全。”
朝廷手中并没有多少舟师每一个都很宝贵他们熟悉水文、熟悉地文是航行的必备的船员之一。
这已经是舟师的第二次要求了既然他这么肯定那么就让他去看看也无碍。
船队还有三名舟师还够用不怕到不了舟山港、宁波市舶司就怕火长出事。
彭遂立刻点头说道:“我知道我自己的命。遇到倭寇就跑我是舟师他们还能跑得过?不是咱说大话就倭国那群舟师能比得上咱们大明?”
倭寇当海盗劫船那得靠近了接舷彭遂作为舟师要是被他们追上了才是咄咄怪事。
彭遂身手极为矫捷的换到了一艘战座船脱离了船队向着无垠的大海驶去。
“别出什么…呸呸呸!”季铎看着那首战座船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有危险。
彭遂一直在观察着海面、天时。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水面之下出现了一条条巴掌大的小鱼他们似乎是在躲避着什么。
随后第一条鱼用力的拍打了三下水面腾空而起胸鳍猛地张开像鸟类的翅膀伸展长长的胸鳍一直延伸到尾部整个身体像织布的长梭腾空约有两丈高滑行了约有半分钟的时间落入了水中。
随后是第二条第三条无数条的飞鱼从水面下窜了出来尾巴用力的拍打着水面在空中翱翔伴随着孤零零的四百料的战座船前行。
船员们呆滞的看着这一幕。
鸟翼鱼身头白嘴红背部有青色的纹理在阳光之下熠熠生辉无数条飞鱼不停的跃出、滑翔、落入水中。
几条旗鱼在水面下追赶着飞鱼鱼群偶尔会有一篷血雾是来不及跳出水面的飞鱼葬身旗鱼腹中。
天空中信天翁在盘旋它们俯冲而下抓住了飞鱼随后落在了桅杆上大快朵颐。
有几条飞鱼慌不择路飞到了战座船的甲板上用力的弹跳着再次落入了水中。
“这…舟师你见过这样的场景吗?”战座船的都指挥看着自己的战座船被飞鱼群包围呆滞的说道。
彭遂用力的摇头说道:“没有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太壮观了…”
飞鱼是黑潮暖流中的鱼类每年开春的时候他们都会从太平洋中一直要游到东海产卵。
彭遂的战座舰刚好和飞鱼回溯产卵的时节重合而旗鱼随着太平洋赤道暖流而来追逐这飞鱼。
而信天翁是琉球常见的鸟他们最喜欢随船捕鱼。
有大风暴之前他们会从桅杆上飞下来躲避风雨。
舟师们显然知道这一点看到信天翁从桅杆上飞下来的时候就会降下船帆等待风暴的过去。
彭遂的船舶速度随着黑潮路过了济州岛随波逐流闯进了渤海湾的时候已经是二月份的尾巴了。
他的船速度极快因为他是坐着洋流而来。
彭遂在津口登船的时候看到了朝鲜来的船队。
但是彭遂压根就没有关注朝鲜使者的兴趣他记录着自己的所见所闻。
“沧溟流至琉球国头北山府分流一道向东至倭国海面一道向西至大明海再到济州岛分流至对马岛沧溟流至津口南下不知所踪海舶乘沧溟流流可减半数时日。”北纬30°北纬33°他记下了沧溟流的分叉点经度他没来记得测算大约都是东经12°和东经10°他手中的表没出问题主要是当时是阴天不太能确定当地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