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未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一点资料,宋曲,皓月未央,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宋曲 !
今天人在外面,暂存一点资料,回去码字用的到。
宋仁宗时期名人有范仲淹、韩琦、富弼、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苏辙、包拯、张尧佐、王德用、王素等。
苏东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蟹】流人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蟹】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像这麼豪迈潇洒的气慨,不是每个人都发得出来的。它来自一颗被百般淬炼的灵魂。或许,您也耳闻过他的鼎鼎大名,不错,他就是自号「东坡居士」的大文豪--苏轼。九百多年前,四川眉山住著一户姓苏的人家。也许是老天的「情有独钟」吧?这小小一户人家,竟然接连出了三位大文学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和东坡先生一样,也都各有一片文学的天空。一门三杰,传为文坛佳话。宋仁宗嘉佑二年也就是西元一0五七年,二十二岁的苏东坡,参加礼部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震惊了主考官欧阳修。这位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面对年纪轻轻的苏东坡,也不得不说:「吾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二十五岁那年,苏东坡踏上了政治旅途。
在宋仁宗和宋神宗「欣赏的眼神」中,展现了另一种才华。神宗时候,宰相王安石创行新法,苏东坡认为新法不能便民,和他意见不合,闹得几乎水火不容。率性的苏东坡懒得做无谓的争吵,乾脆自求外放,被调任杭州通判。杭州三年,是东坡生命史上最浪漫的一页。他深情写著: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美丽的西湖之畔,苏东坡毫无保留的显露出诗酒风【蟹】流的文人性格。他不但游山玩水,遍赏杭州美景,他更纳了侍妾「朝云」,陪伴他共赴未来的坎坷。苏东坡忠君爱国的心志非常强烈。只要看到对百姓不利的事情,他便在诗文当中表现出来,终於为自己撒下悲痛的种子,伏下了日后贬谪奔波的命运。杭州任满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如此折腾下来,东坡已经四十四岁。湖州到任还不到三个月,苏东坡就因为「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这是一场文字冤狱,史称「乌台诗案」。原因是有人为了抹黑他,故意把苏东坡所写的诗句,百般扭曲,大作文章。苏东坡被关进牢后,在身心俱受挫折当中,并没有被击倒。他从挫折中磨练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情感。那一身刺人的锋芒,那一些嬉笑怒骂,容易得罪人的锐气消失了。一种英华内敛、明净成熟的旷达胸襟,终於慢慢形成了。狱中百余日,苏东坡脱胎换骨。从此,现实的悲苦,难不倒他。从此,人生的困境,困不住他。我们看到一个崭新的生命,从狱中走出来,走向不怨不悔的人生。坎坷的际遇可以雕塑历史巨人,苏东坡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没有这一桩冤狱的折磨,我们可能看不到那样旷达的人生态度,看不到文学史上顶尖的杰作。出狱以后,东坡被发放到黄州去担任团练副使,相当於现在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职位虽然低微,四十五岁的东坡先生却逆来顺受,因为,他的人生观已经超越世俗了。黄州五年,是苏东坡人生的转捩点。在黄州那样僻陋贫瘠的寂寞之乡,苏东坡抚平了少年的激情和傲气。他的作品风格,也在忧患之中,有了深刻的转变。也因为有了高旷的人生境界,苏东坡虽穷,却不苦。他脚穿便鞋,头带方巾,和村夫野老打成一片。贬谪流放的郁闷,留给那些想不开的人吧!苏东坡早就打定主义,要面对现实,快乐的活下去。因为,一切都不算是苦,只是人生的一种历练而已。宋神宗元丰七年,苏东坡离开了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於长途跋涉,旅途劳顿,东坡的幼儿竟不幸夭折。在哀痛的心情下,苏东坡上书请求暂时先到常州居住。汝州不但路途遥远,而且路费已尽,希望可以不去,结果批准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了。哲宗登基后,秉承神宗爱才的心情,对苏东坡礼遇有加。
短短一两年之间,苏东坡从登州太守,拔升翰林学士,直上礼部尚书。这是他宦海一生的高潮。可惜好景不常。为了替百姓谋福利,苏东坡仍不时与人发生冲突。在火爆的政治气氛中,外调的念头再度升起。五十四岁这年,朝廷批下公文,准许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担任杭州太守。阔别十六年,苏东坡重返杭州的心情是欣喜的。而杭州百姓对老长官的再度光临,也表示了极大的热情。才刚到任,苏东坡就为天灾人祸忙得不可开交。在杭州他曾有一项重大建设,那就是在西湖筑堤,世人称为苏堤,在防洪水利上有相当的贡献。后来,由於皇太后(英宗皇后)的眷顾,特别召他回朝。但是不久,就又匆匆外放颖州。东坡流放的日子,一直要到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时才结束。但是,他的人生也在这个时候走到了尽头。大赦的次年,东坡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沈括
沈括,字存中,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一官僚家庭。自幼勤奋好读,在母亲的指导下,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24岁开始踏上仕途,三年后,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他开始研究天文历算。晚年他在梦溪园认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科学活动,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和《忘怀录》等。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沈括逝世。
《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是沈括一生社会和科学活动的总结。书中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史学、考古、音乐和艺术等共600余条。其中200多条属于科技方面,记载了他的许多发明、发现和真知灼见。《梦溪笔谈》中还第一次明确地谈到磁针的偏角问题。
沈括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兴修水利,著有关于农业的《圩田五说》、《万春圩图书》等关于圩田方面的书。
沈括还是一个杰出的天文学家。《浑仪议》、《浮漏议》和《景表议》等三篇论文中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详细说明了改革仪器的原理,阐发了自己的天文学见解,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晚年他又进一步提出了用“十二气历”代替原来历法的主张。沈括所设计的这个历法是比较科学的,它既符合天体运行的实际,也有利于农业活动的安排。
在光学方面,他对中国古代传下来的所谓“透光镜”(一种在背面能看到正面图案花纹的铜镜)的透光原因也做了一些较科学的解释,推动了后来对“透光镜”的研究。
沈括在数学方面也有精湛的研究。他从实际计算需要出发,创立了“隙积术”和“会圆术”。沈括的研究,发展了自《九章算术》以来的等差级数问题,在中国古代数学史上开辟了高阶等差级数研究的方向。“会圆术”这一方法的创立,不仅促进了平面几何学的发展,而且在天文计算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为中国球面三角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沈括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同时,他博学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梦溪笔谈》不仅是中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曾经说:沈括这样的人在全世界数学史上找不到,只有中国出了这么一个。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称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